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uán

【源】 ①战国时魏侯支庶新垣氏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 ②垣,秦邑,属略阳郡,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21,60)。略阳垣氏,氐人,见《宋书》(242)。【望】 下邳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(91)、山东利津(356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垣恭,汉时西河太守(1,17,21)。垣护之,南朝宋时略阳桓通氐人,累官青、冀二州刺史,封益阳县侯(436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补遗·以邑为氏》 注引 《风俗通》 曰: “垣,秦邑也,因以为氏。”② 《姓氏词典》据 《姓解》注称: “系秦始皇将垣之后。”(按: 垣,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作“垣齿奇”。)③或出自古代氐族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元胡三省之论云: “垣,氐姓,随宋武南归,累世为将家。”

汉代有垣恭之,西河太守; 晋代有垣延,弘农太守; 南朝宋有垣护之,豫州刺史; 南齐有垣历生,官至司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圖卜布延

    读音:Túbǔbùyá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元史·列传》载: “谔勒哲,图卜布延氏。”此“以姓为氏”。未道其详。

  • 可黎

    读音:Kělí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唐书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唐代有可黎·可足。

  • 兀魯兀

    读音:Wùlǔwù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13,57)。兀鲁兀为蒙古尼鲁温部一支,由兀鲁兀台后裔组成(397)。《元史》作〔兀鲁兀台〕,其先剌真八都(一作琳沁巴丹),以材武雄诸部,生五子,名兀鲁兀台、忙

  • 读音:zhù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7,9,15,21)。 ②明时云南永昌府促瓦长官司长官注甸八,姓注(253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注宽,明时望江人,正德中任县训导(15,21,2

  • 读音:Qu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阿布

    读音:Ābù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路史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阿,《姓氏词典》 音ē。)

  • 读音:Zhōng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。与锺(钟)同(15,21)。②台湾土著(65)、畲(325)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贵州沿河(387)、浙江江山(325)、台湾(68,261)、

  • 那都

    读音:Nādōu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并注此音,“唐有那都泥利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潘景

    读音:Pānjǐng【源】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白蘇尼

    读音:Báisū′n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, 其注云: “南北朝有白苏尼·; 隋有白苏尼·咥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