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埒
【源】 金时人姓(23,63)。【人】 布埒库,金章宗时寿州同知军州事,死难赠昭勇大将军(23)。
金时女真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金史》有布埒·库,寿州同知军州事,死赠昭勇大将军。
【源】 金时人姓(23,63)。【人】 布埒库,金章宗时寿州同知军州事,死难赠昭勇大将军(23)。
金时女真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金史》有布埒·库,寿州同知军州事,死赠昭勇大将军。
读音:Jiāng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宁古塔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姜姓(180)。【人】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伊思思之妻为姜佳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宁古塔地方,
读音:chēng称,(见《姓苑》)鲁公族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lǐ【源】 本为理氏,春秋时改为里氏,后居相城(故城在今鹿邑东15里),又有相里氏(6,12,17,60)。【望】 相城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浙江上虞(279)、江
读音:chà lì yē jiā【综】 唐时南蛮波利国王姓刹利邪伽,名护路那婆(7,24,60)。亦作〔生利邪伽〕(7),误作〔刹剥邪伽〕(24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《隋书
读音:Bē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舜之后象封于有庳(故城在今湖南道县北),其后有象氏,庳氏,畀氏,鼻氏(19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万姓统谱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据《姓苑》
读音:Jǐnggélǐ满族姓氏。汉意为 (铠甲上钉缀的)“麻菰钉子”,当指此物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满族》。
读音:Yùn/Yun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读音:Dōng【源】 见《玉篇》(60)及《海篇·直音》(15,21)。一说,原为东氏,因事加人部为氏(60,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广西之永福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亦
读音:liàng即亮氏,战国时赵有谅毅。(见《战国策》)▲<汉>谅辅,新都人。
读音:Dōnglǐ【源】 ①相传古帝栗陆氏之臣东里子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大夫子产居东里(故址在今河南新郑故城内),其支庶因以为氏(6,7,12,17,60)。【望】荥阳(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