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Zǎn

昝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由咎姓变化而来。咎有灾祸意,不吉利,于是有人在咎字的口中加一横,成为昝姓。二是以部落名为姓,源于四川蜀人。三系改姓。

昝姓历史人物有昝殷,唐代妇产科医学家,精通理学原理,尤其擅长妇科,撰《产宝》一书,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。

昝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六十五位。


【源】 ①昝氏为蜀地姓氏,见《姓苑》(6,11,12)。 ②汉时萧何封于酇,其地在襄阳光化县,其后以为姓。酇省部首为赞,后讹为昝(21)。 ③北魏时改叱卢氏为昝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60)。一说,昝卢氏改为昝氏(12,27)。 ④唐时吐蕃酋帅有昝氏(7,242)。清时甘肃洮州厅,洮州卫底古族西番头目昝南秀节,其姓为明洪武时所赐(72)。【望】 太原(17,418),彭城(21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昝坚,晋时桓温部将(15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魏县及尚义、天津之武清、山西之太原、山东之平度、陕西之韩城、甘肃之永登及酒泉、辽宁之清原,湖北之老河口及武昌、四川之合江及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子感切。何氏《姓苑》有昝氏,蜀人也。望出太原、彭城。” ②或出自鲜卑族。郑樵又注: 代北复姓,“昝卢氏改为昝氏。”③土族之昝姓,则由藏人融入。据传,宋代有两藏族部落,一个叫昝撒 (即现在之东西昝扎); 另一个叫哇尔撒 (即现在的巴扎人),他们都居住在龙王山下,操藏语,与土族共牧于华热 (湟水以北) 地区,现土族中的昝姓人,是融于土中的昝撒藏人,以部为姓,后取“昝撒”之首音,谐以汉姓“” 而为单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

晋代有昝坚; 唐代有昝商; 明代有昝诚,成化进士; 又有昝如思,嘉靖进士,官御史; 清代有昝茹类,康熙壬辰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穆特

    读音:Wūmù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吉青俄之妻为乌穆特氏(260)。

  • 常寿

    读音:cháng shòu有熊氏之后有常寿氏。(见《世本》)吴仲雍之后有常寿氏。(见《路史》)常寿,姬姓,吴仲雍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塔爾瑚努特

    读音:Tǎěrhú’nǔt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鲁伦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噜伦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móu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,莒务娄、瞀胡及公子灭明以大庞与常仪靡奔齐(86)。【望】高密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康熙字典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又,姓。《左传》莒

  • 读音:Chō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元有抽丑”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xíng晋大夫以邑为氏。又鲁公孙有陉氏之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Yùn【源】见《玉堂字汇》(62)。一说,蔚氏本作熨氏(9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解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uá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及阳泉、长治、运城等地均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移剌

    读音:Yílà【源】 ①辽、金、元时女真人姓(56,57,71)。②辽、金、元时契丹人姓(56,71)。【望】 金源(60,62)。【变】 ①亦作耶律,系耶律之异译(71,397)。又作世里、昔剌、〔

  • 枯成

    读音:Kūchéng【源】 苦成氏,后人或书为枯成氏,见《潜夫论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