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
出自子姓,商之支孙,食采子郲。因以为氏,其后避难去邑,为来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太史公曰:余以颂次契之事,自成汤以来,采于书诗,契为子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。有殷氏、来氏、宋氏、空桐氏、稚氏、北殷氏、目夷氏。(见《史记·殷本纪赞》)
▲<汉>来历,安帝时为太仆。<三国蜀汉>来忠,经学家。<后魏>来大千,太武时为常侍。
出自子姓,商之支孙,食采子郲。因以为氏,其后避难去邑,为来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太史公曰:余以颂次契之事,自成汤以来,采于书诗,契为子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。有殷氏、来氏、宋氏、空桐氏、稚氏、北殷氏、目夷氏。(见《史记·殷本纪赞》)
▲<汉>来历,安帝时为太仆。<三国蜀汉>来忠,经学家。<后魏>来大千,太武时为常侍。
读音:Guānyīli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前锋双贵之妻为关伊哩氏(260)。
读音:fǔ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ēntú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乌拉(23,63,18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之温敦氏。【变】 后改为孔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乌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
读音:Tuōhéluó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五派,出黑龙江、虎尔哈、乌喇、叶赫、喀木屯、苏完、萨哈尔察、阿库里河、哈达、松花江、胡鲁色、长白山、吉林乌喇、爱湖、碧尔坤苏苏等地(23,63,180,
读音:gàn【源】 ①淦水(即今赣江)在江西境,当以水为氏(17,60)。②汉匈奴休屠王之太子金日磾,归汉后,官拜侍中及车骑将军,后封侯。其后至宋有金贱者,为宋制置使,
读音:Zhī/Jy,Jr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与只姓不同。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上有此姓(427)。今北京、河北青县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zī zōu【源】 三皇(伏羲、神农、黄帝)时诸侯有訾陬,以国为氏。帝喾妃訾陬氏女是也(7,12,60)。【变】 《史记》作陬訾氏(12)。亦作〔訾娵〕(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
读音:zhuān qú匈奴有此姓。(见《汉书·匈奴传》)
读音:Hǎlǔ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莫伦赤,哈鲁氏,鄞县人,元至顺三年、后至元元年两中乡试(399)。捏古伯,哈鲁氏,元泰定元年进士(399)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蒙古
读音:Nù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。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云南之泸水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满族、傈僳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