歆
【源】 乌桓有歆姓,见《后汉书·鲜卑传》,盖以大人之名为姓(60,62,63)。【布】 北京、江苏丹阳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市有分布。汉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“乌桓有歆姓。见《后汉书·鲜卑传》。盖以大人之名字为姓。”
汉代有歆志贲。
【源】 乌桓有歆姓,见《后汉书·鲜卑传》,盖以大人之名为姓(60,62,63)。【布】 北京、江苏丹阳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市有分布。汉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“乌桓有歆姓。见《后汉书·鲜卑传》。盖以大人之名字为姓。”
汉代有歆志贲。
读音:Cái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86)。【人】 劖般,春秋时宋大夫,见《杨升庵集》(21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云: “春秋时宋大夫有劖般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
读音:Jùqiū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“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莒大夫采邑。因氏。”
读音:Wē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【布】 云南东川(380)、四川安岳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峗开发,清乾隆庚辰举人(23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汉族姓氏。《
读音:xīn yuá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封于新垣,后因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7,21)。【望】 魏郡(17,418)。【变】 一作〔辛垣〕(91)。【人】 新垣衍,战国时
读音:Xīlìyīn【源】 南北朝时为今新疆或中亚一带民族的姓氏,见《南齐书》(425)。
读音:Húbá【源】 代北高车族姓,即贺拔氏(70)。【人】 斛拔弥俄突,西魏夏州刺史,见《北齐书·神武纪》(70)。
读音:dà hè契丹姓大贺氏。(见《旧唐书·契丹传》)
读音:Zhè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7,9,15,21,60)。当出镇东、镇西、镇南、镇北将军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天水(17,418)。【布】明时湖北松滋(15,21,24),今河南淮滨(286)、
读音:T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 长安有叹姓,见《西京杂记》(63)。今仍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úsèyī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3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