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Ōu

【源】 ①越王无疆之次子,封乌程(故域在今浙江湖州南20里之故菰城)欧馀山(今升山)之阳,后有欧氏、欧阳氏、欧侯氏(8,17,60,62)。一说,越王无疆之裔东越王摇,镇守东欧,称东瓯王,其后有欧氏(7)。②苗族吉学氏汉姓为欧、贺(116)。③水(125)、白(140)、满、蒙古(344)、土家(387)、台湾土著(65)、侗、壮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亦作瓯(7,17,24)。【望】 平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6%。尤以广东、湖南等省多此姓,2省欧姓约占全国汉族欧姓人口61%。【人】 欧宝,汉时安城人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泸水、陇川、兰坪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怒、水、瑶、苗、侗、土家、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越王无疆之次子,封乌程欧馀山之阳,后有欧氏、欧阳氏、欧侯氏。”望出平阳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注引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 亦云: “出自姬姓 (按: ‘姬’误,当作 ‘姒’),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,至越王无疆,为楚所灭,无疆子蹄,更封乌程欧余山之阳。为欧阳亭侯,遂以为氏。” ②又,欧冶子之后有欧冶氏,亦有欧氏,后或 “音讹” 而为 “” 氏。③或与“” 同。郑樵注 “” 云: “亦作 ‘欧’。东瓯王之后也。” 《史记·东越传》载: “ (汉) 孝惠三年,举高帝时越功,闽君摇功多,乃立摇为东海王,都东瓯,世称东瓯王。” 东瓯故城在浙江永嘉县西南三十里。④傈僳族之欧姓,则源於“欧扒”、“欧撇扒”。“欧扒”,汉意指熊氏族,当源於原始氏族图腾,以之命(氏)族,以族为姓; “欧撇扒”,汉意为菜氏族,用为姓。后或取其首音谐以 “”字而为单姓。⑤彝族之欧姓,系欧其 (或作 “偶琪”) 氏所改。盖取 “欧其” (偶琪) 之首音,谐以汉字 “”而得。

汉代有欧宝,平都人; 宋代有欧庆,乾德人,永春知县; 明代有欧大,顺德人,国子博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dǎ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宋时丹眉流国使臣有打吉、打腊,见《宋史》(60,62)。【布】 清时四川有此姓(60,62)。今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

  • 读音:Rù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忻州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Jiàn【源】 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司谏,掌纠正万民,子孙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5)。【望】歙郡(17,418)。【布】江苏高淳有此姓(305)。【人】谏忠,汉时侍书御史(1

  • 读音:Qí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,原姓西俄朗,后分支为二,一曰琪、一曰却木(159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亦收载,未详其

  • 鳳鳥

    读音:Fèngniǎo【源】 少昊之官,司历者也(15,63)。少昊即少皞,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,名挚(一作质)。一说,号金天氏。

  • 若久

    读音:ruò jiǔ【综】 后燕鲜卑人有若久氏,步兵校尉若久和,见《后燕录》(6,12,17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乃鲜卑姓。后燕有若久·和,步兵校尉。

  • 阿烏普

    读音:Āwūpǔ彝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族人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
  • 瓦如

    读音:Wǎrú珞巴族姓氏。出自苏龙部落,为母系氏族。以房前为图腾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校师

    读音:xiào shī郑人欲毁乡校,子产曰是吾师也,因有校师氏。(见《姓源韵谱》)郑子产称乡校为师,遂曰校师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蒲苴

    读音:Púj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称:“《列子》有蒲苴子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