煬
读音:Yáng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通江有分布。此姓系通江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通江有分布。此姓系通江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Ē【源】 与妸同(62)。见《康熙字典》(62,80),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。亦作妸,为妸荷所改。”不知其出所
读音:Shū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考》注云: “以器具为姓氏。元有梳蛮塔。”
读音:Fāngzǔyú【源】 古公亶父之子虞仲之后有方组于氏(19,21)。疑系万纽于之讹。
读音:gōng dū【源】 春秋时楚国公子田,食采于都邑,其后因氏,见《广韵》(17,60,62)。【望】 楚郡(17,62),鲁郡(418)。【人】 公都子,周时人,见《孟子》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
读音:Lí【源】 同棃,见《龙龛手鉴》(86)。
读音:Chōng’ālā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乌理木布之妻为冲阿拉氏(260)。
读音:Wéimòtè【综】 清蒙古镶黄旗有韦默特氏(259)。又,清正黄旗满洲前锋六十一之妻为威莫特氏(260),〔威莫特〕似即韦默特之异译。
读音:zuó hé【源】 关西羌人有昨和氏(9,12,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和氏(78)。【布】 北周时关中蒲城一带多此姓(78)。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
读音:Suǒnā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读音:X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