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Pí

皮姓主要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一是出自周天子卿士樊仲皮之后,以祖字为姓氏;二是出自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之后,以祖名为姓氏。

皮姓发源于河南的济源,早期主要居于山西境内。到了汉、晋、南北朝之时,皮姓开始崭露头角,出了不少杰出人物。皮姓的望居在下邳、天水,并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。

皮姓历史人物有后汉著名的谏议大夫皮究,三国时期备受刘备和曹操赞扬的皮容,南北朝时北魏的名将皮豹子,北齐时善于骑射的皮景和,以及著有《春秋意》十五卷的学者皮元等。皮日休,唐代文学家。自号鹿门子、间气布衣、醉吟先生。出身贫苦,早年立志于功名,曾游历各地。黄巢称帝后任翰林学士。他的诗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,一种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,语言平易近人,另一种,走韩愈逞奇斗险之路,以在苏州时与陆龟蒙唱和描写吴中山水之作为代表。现襄樊市郊鹿门山上,有为纪念皮日休而修建的“三高祠”部分建筑。皮锡瑞,清经学家。他的经学造诣很深,所著《五经通论》《经学历史》是经学的入门书。他主张解经当实事求是,应当有门户之见,对各家持论公允。亦工诗及骈文。

皮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八十五位。


【源】 春秋时周大夫樊皮,字仲文,为仲山甫之裔,其后以名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2)。樊皮,一作樊仲皮(1,6,7)。②春秋时陈公族有皮氏(17)。③春秋时晋献公封赵夙于皮(故城在今山西河津西2里),后因氏(17,62)。④春秋时郑大夫子皮之后有皮氏,见《姓谱》(60)。⑤水(126)、彝(130,380)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天水、下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【人】 皮相国,战国时赵相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魏县、景县、阜平,山东之平度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崇仁、峡江,广西之灌阳、田林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瑶族、傈僳族等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周卿士樊仲皮之后。” 樊仲皮,姓樊,名皮,字仲文。此以名为氏,系出樊姓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姓谱》 云: “出郑大夫子皮。” 望出下邳。

后魏有皮豹子,渔阳人,名将; 北齐有皮景和,琅邪人,尚书令; 唐末有皮日休,襄阳人,有诗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伯象

    读音:Bóxià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 《汉书·艺文志》 有伯象先生。” 未详其源。

  • 阿杜

    读音:A-dù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什勒吴安家支(375)。

  • 母將

    读音:Mǔjiāng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汉书》收载,并注此音。“汉有母将永、母将隆。”未详其源。或作“毋将”、 “毌将”, 音则分别为wújiāng、guàjiāng,姑兼收并蓄。

  • 查羅格

    读音:Zhāluógé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巴查思虎朗之妻为查罗格氏(260)。

  • 三

    读音:sān miáo与“三苗”同。《路史》中三苗作三。

  • 李蘭

    读音:Lǐlán【源】 代北姓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續祁

    读音:Xùqí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,晋隰叔之后,与士氏同族。祁奚举子祁午自代,父子相续为政,因氏焉。”祁奚,春秋晋平公时公族大夫。或作“续祈”。

  • 读音:Ju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。其注云:“罕见姓,现代北方有(此姓)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冲阿拉

    读音:Chōng’ālā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乌理木布之妻为冲阿拉氏(260)。

  • 傅餘

    读音:Fùyú【源】 商时贤人傅说之后留居傅岩(故地在今山西平陆东25里),因谓之傅氏。秦乱,自清河入吴,汉兴,还本乡,馀不还者,曰傅馀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7,9,11,12,17)。【人】 傅馀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