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Mù

穆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,源于子姓。春秋时宋国国君宋宣王死后由其弟和继位,和死后谥号“”,史称宋穆公,其支庶子孙以祖上谥号命姓,称穆氏。二为改姓,北方鲜卑族复姓丘穆陵氏定居中原后,改为汉字单姓穆氏。三是源于姜姓,据说为炎帝之后。

穆姓春秋战国时播迁于今山东、河南、湖北等省一带。秦汉之交,穆姓主要居住在彭城(今江苏徐州)一带,后裔向山东、江苏、河南、安徽等省播迁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穆姓南迁至江南各省和湖南、四川一带。改穆姓的鲜卑人在今陕、甘、青、晋、豫兴盛起来,形成河南郡望。元时,穆姓迁往贵州。清时,沈阳的满人改穆姓者,有向黑龙江、吉林等地迁徙者。当今中国穆姓主要分布在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内蒙古、湖南、广东、云南、四川等地。

穆姓历史人物有穆宁,唐朝名臣,生性刚正。安禄山谋反,他联合各州县兴义兵阻拒。好学,教育自己的儿女以严著称,前有韩休家训至严,时称韩穆二门。穆修,北宋散文家,世称穆参军。提倡韩柳古文,推崇“古道”,反对宋初华靡文风,作文颇有深度。他的诗歌,有晚唐风格。著《河南穆公集》。

穆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九十八位。


【源】 ①炎帝之后(8,60,62)。②系自子姓。宋穆公之后,其支孙以谥为氏(6,7,9,12,17)。③系自姬姓。鲁穆公之后,以谥为氏(17)。④北魏时改丘穆陵氏为穆氏(6,7,12,17,44)。⑤犹太人后裔有穆姓(179)。⑥明时赐元人阿尔特穆尔姓穆名义(24)。⑦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乌雅氏、穆尔察氏、穆佳氏等后均改为穆氏(180)。今满族姓。⑧彝(130)、纳西(151)、蒙古(344)、台湾土著(65)、保安、东乡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或作缪(17,21)。【望】河南(17,21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3%。黑龙江、青海、贵州等省多此姓。【人】穆生,汉时人(21)。穆顗,北魏代郡人,以功进爵建安公,拜尚书,出镇凉州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、平度、昌乐,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湖南之芷江,广东之新会,云南之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回、蒙、土家、锡伯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俱收载,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或作‘缪’,音同;又,‘缪’或有‘纰缪’之音。子姓,宋穆公之后也,其支孙以谥为氏。”②又云:“邱穆陵氏改为穆氏。”“邱穆陵”,亦作丘穆陵、丘目陵,代北地区姓氏。当出自鲜卑族。③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路史》云:“穆,炎帝之后。”则此当系出姜姓。④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赐姓》载:“明赐元人姓名:阿尔特穆尔曰穆义。”则此出自蒙古族。⑤清代满族之穆佳氏、穆尔察氏、乌雅氏等,或改为单姓“”。

后魏有穆丑善,代人,拜天部大人;唐代有穆修己,宋代有穆修;明代有穆相,三原人,监察御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Pán/Parn【源】 亦作繁,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(86)。

  • 按赤歹

    读音:nchìdǎi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八思八花,按赤歹氏,元太祖时积功授宣抚使。曾孙阔里吉思,元至元中授司农少卿,大德年中官至云南左丞相(57,61,399)。

  • 子罕

    读音:zǐ hǎ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喜,字子罕,其后为氏,见《世本》(4,7,12)。②春秋时宋大夫乐喜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【变】 或作子轩氏,亦作罕氏(12,60)。历史上罕

  • 裴滿

    读音:Péimǎn【源】 金时女金人姓。裴满,女真部落,旧居婆多吐水(今黑龙江省蜚克图河)等地,以部为氏(17,71,397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裴摩申〕、〔排蛮〕、〔排磨〕、〔排门异〕、〔婆由满〕(7

  • 读音:Cū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云南凤庆(旧名顺宁)(241)、台湾澎湖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。《新编

  • 温稽

    读音:Wēnj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1,17,62),亦见《魏书》(7,9)。疑即和稽氏(70,7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姓氏词典》 皆引 《姓苑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帕各木

    读音:Pàgèmù【综】 西藏察隅僜人姓(171)。

  • 都噶爾

    读音:Dūgá’ěr【综】清正蓝旗满洲前锋景保之妻为都噶尔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té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叔绣之后有滕氏、縢氏(8,17,60,62)。叔绣之后有滕氏,又有縢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鄂洛克畢思

    读音:luòkèbìsī【源】 清正蓝旗蒙古笔帖式巴朗之妻为鄂洛克毕思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