軤
【源】 、虖、、苸四姓同源(17)。亦见《元和姓纂》(6,12,15)。【望】 沛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音 ‘呼’。《纂要》云: ‘人姓’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》 转引 《千家姓》云: “沛郡族。” 似当与虖姓同源。
【源】 、虖、、苸四姓同源(17)。亦见《元和姓纂》(6,12,15)。【望】 沛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音 ‘呼’。《纂要》云: ‘人姓’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》 转引 《千家姓》云: “沛郡族。” 似当与虖姓同源。
读音:Yī'nián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金女真黑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Dáshí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属景颇支系,汉姓为石(166)。
读音:Bùhuā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收载。“元有不花马璘、不花掌吉”。(按: 疑此为元人名,非姓也,姑收录。)
读音:Zhé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àikùli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前锋塔青阿之妻为迈库哩氏(260)。
读音:Dèngdāo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沧源班洪寨,汉姓为刀(161)。
读音:guāng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庶子,姑姓之后,封于光(故城在今山东掖县)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)及《路史》(60,62)。《舆地图》载:古有光国,即今光州(17)。或即指此。②秦末时燕人田光
读音:niē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60)。涅氏县,在上党郡(汉置,故治在今山西武乡西55里故城村),当以地为氏(60,62)。一说,古有涅阳县,因位于涅水(在今河南镇平西北,亦称赵河)北岸而得名,居者
读音:Sā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ēn gū【综】 代北姓。后改为温氏(12,27,44,60)。疑系嗢盆氏之讹(70)。【人】 温孤元规,北魏垂拱中人(6,12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