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īn

【源】 ①古帝阴康氏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5)。②虞夏时有阴国。商时阴长生有诗云:惟予之先,佐命唐虞。所指即阴国,见《姓考》(17)。以国为氏。③阴,周时采邑(故城在今河南卢氏东北)(11,60,62)。以邑为氏。④春秋时齐管仲之孙管修,自齐奔楚,为阴大夫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9,12)。【变】 亦作��,〔��〕、零、〔霒〕(17)。【望】 南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(64,68,261)、黑龙江尚志、牡丹江、山西汾阳、北京、河南郑州、荣阳、陕西渭南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阴竟,商末时人,见《史记·龟荚传》(60,62)。阴寿,隋时武威人,以功进位上柱国,拜幽州总管,封赵国公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乐亭、景县、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,河南之卢氏,江西之金溪、永修,福建之清流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史记·龟荚传》 注云:商末有阴兢,乃阴姓的最早记载。②郑樵注云: “姬姓。管夷吾七代孙修,适楚 (按: 适楚,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 作 ‘适梦’,误),为阴大夫,因以为氏。” 此之 “”,当指春秋时楚之下阴,汉置县,故城在今湖北光化县西。此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③郑樵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阴康氏之后。周有阴不佞,阴里人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 云: “阴,周采地。大夫阴忌。阴不佞、阴里,其后氏焉。” 称“阴里” 为大夫名,《姓氏词典》注本此,与郑樵所引不同。) 或称: 今河南卢氏县东北有阴地城。④郑樵又注: “后周赐姓邱月阴氏,隋复旧姓。” (按: 邱月阴,当为 “邱目陵” 之误。)

汉代有阴长生,新野人,隐士; 隋有阴寿; 宋有阴信臣、阴络,登科; 又有阴悼,凤翔人; 明有阴子椒,荆门知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ě《姓氏词典》据《明史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烏爾瑚濟

    读音:Wūěrhújǐ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松花江、乌苏哩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乌尔湖济〕(180)。②清正蓝旗满洲前锋德尔赫之妻为吴尔胡济氏(260),〔吴尔

  • 读音:Dò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汉时西南夷有白狼、动粘诸种,活动于今四川汶川县以西地区,汉明帝时慕义贡献,或留中原者,以号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

  • 海喜

    读音:Hǎixǐ现行蒙古族姓氏。或改从单字姓 “汉”,可能取“海喜”之近似音而得。今黑龙江之嫩江县有分布。此姓系嫩江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袁紇

    读音:Yuánhé【源】北狄人姓。唐时回纥,其先匈奴人,北魏时称高车部,或称敕勒,其部落有袁纥、薛延陀、契苾等15种。其部在漠北鄂尔浑、土拉河流域(425)。当以部为氏(17,27,60)。 【变】亦

  • 顧令

    读音:Gùlìng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属五个家部落,世居甘肃肃南,清末民初始用汉姓顾(198)。裕固族姓氏。亦作顾勒都斯,本户族名,或以为姓。后改单姓“顾”,盖取顾令氏之首音谐 “顾” 而得。

  • 舍顏

    读音:Shèyá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费雅郎阿(23,63,180,260)。

  • 读音:Mō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收。未详其源。北魏有摸胡坛。

  • 灵姑

    读音:líng gū越王余善后有灵姑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春秋越>灵姑浮,大夫。

  • 读音:Chōu【源】 疑为廖姓之讹。安徽淮南(362)、甘肃永昌(39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新疆之布尔津、湖南之新晃、浙江之嵊县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布尔津等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