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uáng/Hwang,Wong,Hong,Hwong,Oei,Oey,Uy,Vong,Bong,Whang,Huag,Hoang,Hung,Hann,Kong,Woo,Wayne,Ng,Houang,Huynh,Huan,Huwang

【源】 ①系自嬴姓。颛顼曾孙陆终之后,受封于黄(故城在今河南潢川西12里),春秋时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(4,9,12,17,60)。②出于金天氏。自台骀封于汾州(故治在今山西汾阳),其后为沈、姚、蓐、黄诸国,为晋所灭,后亦以黄为氏,见《宋学士集》(7,17,60)。③河西黄氏出自汉、晋时匈奴屠各部(242)。④金时女真人移剌氏(即耶律氏),汉姓为黄(71)。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、牛庄等地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黄佳氏、乌雅氏、伊喇氏等后均改为黄氏(174,180)。⑤唐时突厥人姓突骑施后改为黄、黑二氏。⑥唐时邕管(故治在今广西南宁)蛮有黄姓,见《唐书》(60,91)。壮族姓(100)。其先民以部落旗子颜色为姓(250)。⑦清高丽人姓。凡三派,出易州、开州、益州等地(23,260)。今朝鲜族姓。⑧明、清时云南丽江府石鼓土把总有黄姓,系藏族(253)。⑨清贵州思州府土司黄姓始于明朝(172)。⑩景颇族曾行氏;汉姓为黄(166)。⑪裕固族西喇氏,汉族为黄(198)。⑫哈尼族埃拉氏,汉姓为黄(137)。⑬台湾土著(65)、白(138)、赫哲(186)、回(178)、京(104)、仫佬(112)、苗(115)、瑶(116,117,118)、彝(130)、布依(153)、土家(387)、黎(216)、蒙古(255)、保安、东乡、侗等民族及犹太人后裔(179)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栎阳、安定、房陵、汉东、上谷、谯郡、江夏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人口2.2%,为中国人口最多10个姓之一。黄姓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南地区。尤以广东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19%。四川、湖南、广西、江西等省(区)亦多此姓,上述5省(区)黄姓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56%。【它】 ①台湾黄姓,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改姓日本姓共田、武田、守田、友田、横田、幸田、广田、广潮、广江、广��、广冈、广内等,这些姓均含黄字一部分或黄字。1945年台湾光复后,奉命全部恢复黄姓(65)。②台湾土著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使用过日本姓高山、木下者,在1945年台湾光复后,奉命重新选择了黄姓(65)。【人】 黄歇,春秋时楚春申君(12,17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襄萇

    读音:Xiāngcháng【源】 禹分舜之少子于西戎,至秦厉公时有羌、无弋、爰剑。其曾孙曰忍、曰舞,忍生九子为九种,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。之一为研种,研之十三世孙曰姚,居代,雄洮罕之间。至西晋时姚弋仲者

  • 吐伏盧

    读音:Tǔfúlú【综】 北魏时改代北姓吐伏卢氏为卢氏(17,27,60)。亦作〔叱伏卢〕(9,1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姓。后改为卢氏

  • 何毋

    读音:Héwú【源】 战国时齐宣王田辟疆封其弟于毋乡,其后有胡毋氏、胡非氏、何毋氏、威氏、慈毋氏、慈氏(19,21)。

  • 子期

    读音:zǐ qī【源】 系自��姓,春秋时楚平王之子结,字子期,为大司马,死于白公之难,后世以其字为氏(7,12,15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

  • 读音:Xuā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辽宁沈阳(62)、台湾基隆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辽宁之沈阳、四

  • 諸兒

    读音:Zhūér【源】系自姜姓。齐襄公名诸儿,其后以名为氏(1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刘后有诸儿氏。”春秋时齐襄公名诸儿,为公孙无知、连称、管

  • 读音:Gǎo【源】镐京(故城在今陕西长安西南之沣水东岸),周武王时西都,以地为氏,见《姓苑》(21,62)。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河南商邱县集西镐庄(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

  • 石之

    读音:Shízh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尼力吉爾

    读音:Nílìjí’ěr【综】 鄂伦春族姓。世居黑龙江逊克,汉姓为李(191)。

  • 读音:zū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 【布】河北乐亭(334)、湖北武汉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湖北之武汉,安徽之贵池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