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上的今天>著名京剧演员谭富英逝世

著名京剧演员谭富英逝世

在47年前的今天,1977年3月22日(农历1977年2月3日),著名京剧演员谭富英逝世。

谭富英

谭富英,1906年生。是谭门第四代。1977年3月22日,著名京剧演员谭富英同志因患癌症治疗无效在北京逝世。终年72岁。

艺术界,祖孙七代一脉相承同操此业;京剧界,祖孙六代同工文武老生行当;祖孙二位各为流派创始人的,前无古人,至今后无来者,只有谭氏一家。1997年,是谭门七代中第二代、“谭(鑫培)派”艺术创始人谭鑫培先生诞辰150周年之期。北京、武汉同时在12月中旬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。谭门第一代,谭志道先生(1808—1887),自湖北江夏(现武昌)迁居北京,工老旦,以嗓音高亢,获“叫天”誉称。志道先生之子,就是谭鑫培先生(1847—1917),从他这儿起,以下五代都继承其衣钵,工文武老生。谭鑫培先生自幼就有天赋的好嗓子,又练就扎实的武功基本功,被观众爱称为“小叫天”。长成以后,善于博收广采,长于改进革新,剧目、角色、唱腔和演技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,于1900年前后形成众所公认的“谭派”,享有“伶界大王”之誉称。自此以后,凡属老生演员绝大多数承袭其艺,时有“老生无腔不学谭”之说。即使日后自成流派,也都是在其“谭派”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。

谭门第四代,谭富英先生与其祖父谭鑫培先生共同为谭门七代中的两个顶峰。过去曾经有一幅漫画,画面为老少三人。中间的一位中年,指着那位老年,向少年说:“你的父亲,不如我的父亲!”又指着少年,向老人说:“你的儿子,不如我的儿子!”这是站在富英先生之父谭小培先生的立场上,赞扬谭鑫培与谭富英这两位杰出的艺术大家。皆因小培先生只有一般的名望,而富英先生名登后“四大须生”之中,与前、后“四大须生”中的另六位,共同在承袭其祖父“谭派”艺术的基础上,分别创成“余”(叔岩)、“言”(菊朋)、“高”(庆奎)、“马”(连良)、“谭”(富英)、“杨”(宝森)、“奚”(啸伯)这七大老生流派。近世以来,社会上所称的“谭派”,指的便是富英先生创成的“谭派”,为与其祖父的“谭派”相区别,也称为“新谭派”;或称其祖父的为“老谭派”。

谭富英先生以好嗓子、好武功演出自身的特色。他的嗓音条件胜过祖父,宽亮甜脆无人可比。每唱高腔,真有响遏行云之势。听他唱,如盛暑之际饮一杯清冽甘泉;夜静之时嚼一颗香甜脆枣。其唱的两大特色,一是每唱高腔翻上两个高去,仍然游刃有余。一是每唱“快板”,速度极快,但节奏鲜明、字字清晰入耳。他在《斩马谡》中的“导板”:“火在心头难消恨”,“恨”字后的“哪啊”,以及《桑园会》中的“大不该在桑园我调戏她”,“该”字后边的“呀啊”等等,都达到沁人心脾的妙处;《斩马谡》中的“一见马谡跪帐下,不由老夫咬钢牙”等“快板”,则又给人极为解气,非常过瘾之快。在武功方面,也优于许多位老生,体现在《定军山》、《战太平》等带武场子的戏里,则是耍刀花、枪花,手里干净、利落、快;亮相,身上轻捷、稳健、帅。两方面都不给人丝毫拖泥带水之感。

谭鑫培、谭富英祖孙二位,还有两桩凑巧的事:一则是,谭鑫培先生于1905年,应邀拍摄了第一部京剧无声影片《定军山》的几个片断;谭富英先生于1933年,应邀与名旦雪艳琴合拍了第一部京剧有声电影片《四郎探母》全剧。祖孙二人占了京剧影片之首。再则为:今年正巧是谭鑫培先生逝世80周年;谭富英先生去世整整20周年之期,忆及20年前谭富英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上的一副挽联:

“富甲梨园,七代继盛,两代流派,艺高称首富;英冠菊圃,四海驰名,五洲仰慕,德劭领群英!”这实为谭门特色的写照!

《二进宫》谭富英(左1)饰杨波,张君秋饰李艳妃,王泉奎饰徐延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