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表部位名。胸前两旁高处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足阳明,侠喉之动脉也,其腧在膺中。”
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。即归芪饮,见该条。
民族药学专著。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编著。全书预计载药1200多种。已出版者为第一、二卷,共载药255种,包括动、植、矿物药。图文并茂。每种药记载其民族药名(附本民族文字名)、民族用药部分、药材检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因水蛭或石蛭的咬伤。见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又名马蜞啮人、石蛭螫人、蜞蜍著人、马蟥咬伤。多因在水田、池塘、沟渠中逗留或山中行走时被咬伤。蛭之头部或体部可侵入皮肤或肌肉,使伤口流血不止、周围呈水肿性丘
病名。出《中藏经》卷上。即瘿与瘤的合称。或单指瘿。参见瘿条。
“五态之人”的一种类型,出《灵枢·通天》。其外貌特征是“立则好仰,行则好摇,其两臂两肘,常出于背”,性格特征是“諟谛好自贵,……高自宜,好为外交而不内附”,体质特征是“多阳而少阴,经小而络大,血在中而
《素问》篇名。调,调治;经,经脉。本篇主要说明外邪侵入人体引起阴阳失调之虚实病理机制,指出针刺补泻手法对调和气血的重要意义,故名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多因久病失血,或早婚房事过度,生育过多,乳众等耗伤精血,以致阴虚血亏,先见经期错后,量少,逐渐无血下达,冲任胞宫空虚,终成经闭。症见不思饮食,皮肤干燥,形体消瘦,
见《医学入门》卷七。即人参清肺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