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友渔斋医话六种》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甜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妊娠下血。详该条。
见瘟疫传症汇编条。
《痧胀玉衡》卷下方。又名三十六号益象方。桃仁(去皮尖)、红花、苏木各一钱,青皮八分,乌药四分,独活六分,白蒺藜(去刺,捣末)一钱二分。水煎服。治痧症血结不散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凉粉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巴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公孙光条。
【介绍】:见魏荔彤条。
书名。清代作品,撰人与撰年均不详。2卷。现有两种版本,其一刊于1860年,名《经验喉科紫珍集》,又名《重录增补经验喉科紫珍集》,原题燕山窦氏原本,朱翔宇嗣辑。其二刊于1874年,名《喉症全科紫珍集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