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水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胃的主要功能之一。指胃能把饮食物消化为食糜的过程。《难经·三十一难》:“中焦者,在胃中脘,不上不下,主腐熟水谷。”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脏腑惊证之一,详脏腑惊证条。
证名。见《医钞类编·肢体门》。即四支解堕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叶天士女科证治·保产上总目》:“儿胞下后,膀胱脱出,名曰痂病,或因临盆用力太过,或由气血两虚。”属阴挺范畴。详阴挺条。
体表部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上睑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位于胸侧部,腋前皱襞直下,第三肋间隙中。主治胸胁支满,食欲不振,呕吐;以及肋间神经痛等。斜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少阴肾经。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锦地罗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