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第四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四椎下间主鬲中热。”
足底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跖跛寒,风湿之病也。”
病名。多由火毒蕴积肝胆二经所致。症见一侧或两侧耳坠肿硬如核,痒痛。《重楼玉钥》:“两耳坠上浮肿如核,或一边生者。”治宜解毒散结。可选用仙方活命饮、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化裁。
综合性医书。4卷。清·钱一桂撰于1818年。本书纂述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及历代诸家医书,以“改古今之同异,辨议论之经验,分诊治之优劣”(见凡例)。卷1脉法、治则及杂论;卷2内科、妇科主要疾病诊治,重点阐
全舌淡紫,中央带灰或青黑,不燥不湿。为湿中生热,邪伤血分之候。宜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,并配入酒大黄轻泻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【介绍】:见卢之颐条。
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下方。人参、黄芪、当归(酒洗)各一两,白术(土炒)五钱,川芎(酒洗)三钱,升麻一分。水煎服。治产妇脱肛。
病证名。又名风瘾。指麻疹未收,皮肤搔痒者。清·郑卜年《瘄略》:“瘄出未收,复感风寒邪气,风邪外袭皮肤而入肺,肺中毒气,合而复于两胁,背胸腰腿之间,名为风隐。”治宜疏风解毒。用荆防败毒散,或加味消毒饮(
①体表部位。又名准头、鼻尖、面王。为鼻前下端隆起之顶部。《东医宝鉴》卷一:“山根之下曰鼻准。”今解剖学名鼻尖。其色泽的改变可作为脾胃病变望诊的参考。②经穴别名。出《奇效良方》。即素髎。见该条。
真热假寒证的别称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寒热有真假者,阴症似阳,阳症似阴也。”多因阳盛之极,阳气闭郁不能外达所致。《医宗必读·疑似之症须辨论》:“阳盛之际,往往发厥,厥则口鼻无气,手足逆冷,有似乎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