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产后小便数

产后小便数
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四。多因产后肾气虚弱,虚热移于膀胱气虚不能约制;或冷气入于膀胱,膀胱失于约制等所致。虚热移于膀胱者,热甚则小便涩痛,方用六味地黄汤;气虚不能约制者,小便频数而色白,方用补中益气汤桑螵蛸散;冷气入于膀胱者,小便频数而短,方用桂附八味丸。若因助产不慎,胞损而小便淋沥者,可结合手术治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表里俱热证

    证名。指表热、里热症状同时存在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》:“伤寒若吐若下后,七八日不解,热结在里,表里俱热,时时恶风,大渴,舌上干燥而烦,欲饮水数升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。”多由表证未解,邪热入里

  • 夕加

    傍晚时候病情加重。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:“夫百病者,多以旦慧昼安,夕加夜甚何也?”

  • 脊柱骨

    骨名。又名脊骨、脊梁骨。解剖学同名骨。由33个椎骨构成。是躯干的中轴,并保护着脊髓。脊柱骨可划分为五部,即颈椎7个,胸椎12个,腰椎5个,骶椎5个合并为一骶骨,尾椎4个合并为一尾骨。

  • 一条根

    见《江西中医药》(10):64,1957。为千斤拔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荷包草

    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马蹄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目上弦

    指上眼睑。见目弦条。

  • 下颏脱落

    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出《外治寿世方初编》卷二。详颊车蹉条。

  • 唐尚龄

    【介绍】:见唐椿条。

  • 眉心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眉心疔。见该条。

  • 难产

    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又名产难。指胎儿娩出发生困难,为各种异常产的总称。多因气滞、气虚、血滞等原因所致。杨子建《十产论》中伤产、催产、冻产、横产、倒产等均属难产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