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脾脏的各种病证。脾司运化,主四肢肌肉,统摄血液,为气上生化之源,开窍于口。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。多由饮食劳倦所伤,脾失健运,水湿不化,或脾阳虚衰,中气下陷所致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身重,善
从怀孕六月至分娩阶段的幼体,为胎儿,亦名胎婴。《慈幼论》:“儿之在胎,与母同体,得热俱热,得寒俱寒,病则俱病,安则俱安。”《幼幼集成》:“胎成之后,阳精之凝,尤仗阴气护养,故胎婴在腹,与母同呼吸。”因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出《外治寿世方初编》卷二。详颊车蹉条。
【介绍】:见翟良条。
东汉时医官职称,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,计2名,其职责掌管医方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原称足太阴之正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太阴之正,上至髀合于阳明,与别俱行,上结于咽,贯舌中。”从足太阴脾经分出,至大腿前面,与足阳明胃经的经别汇合而并行,向上结于咽部,贯舌中。
病证名。见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。属鱼子石榴证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郭照乾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7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。即苏木散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