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天柱

天柱

鼻柱骨之别名。详鼻条。②经穴名。代号BL10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项部,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陷中,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.3寸处。布有枕大神经干和枕动、静脉干。主治头痛项强目赤痛,咽喉肿痛鼻塞肩背痛小儿惊癫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③推拿穴位名。见《幼科推拿秘书》。位于项部正中线,自枕骨下方至第七颈椎棘突一线。《幼科推拿秘书》:“天柱,即颈骨也。”治发热等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猪薯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薯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手背热

    证名。指两手背有发热感觉。《内外伤辨惑论·辨手心手背》:“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,病手心热,手背不热;外伤风寒则手背热,手心不热,此辨至甚皎然。”亦为伤寒邪在表之证。《万病回春·伤寒》:“手心热者,邪在里

  • 双缠风

    病名。《喉科秘诀》卷下:“初起耳下一边肿大,或两边肿,连颈下俱肿痛,身作寒热。此因风热上攻。”治宜疏风清热,消肿解毒。用普济消毒饮、防风通圣散等加减。

  • 喜膈

    五膈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八:“五心烦热,口舌生疮,四肢倦重,身常发热,胸痹引背,不能多食,名曰喜膈。”参见五膈条。

  • 肝气犯胃方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三方。乌药汁七匙,枳壳汁、木香汁各五匙,白芍药汁二十匙,灶心土一钱,炒砂仁三分。将后二味煎汤,冲诸汁服。治食痹,胃痛上支两胁,里急,饮食不下,膈咽不通,食入即痛,吐出乃止。

  • 腥臭气

    又称腥臊气。病者的痰液、汗液、白带、粪便等分泌物或排泄物所发出的特殊臊臭气味。

  • 上池杂说

    医话著作。1卷。明·冯元成撰于1644年。全书共列28条,大多阐述医理和辨证论治以及其他杂论,治法偏于温补。本书收入《三三医书》中。

  • 白喉正将

    见《白喉忌表抉微》。该书把治白喉的最上品药称为正将。云:“此系大中至正之药,极稳极效。”并进一步分为上层镇药、次层润药、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四者。详药将上层镇药、次层润药、中层消药、下层导药各条。

  • 兔屎

    见《补阙肘后方》。为望月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女科医案

   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