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子淋

子淋
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亦称妊娠小便淋痛。指妊娠期小便淋漓疼痛。孕妇因阴虚实热湿热气虚等原因,致使膀胱气化不行,出现小便频数,点滴而下,淋漓疼痛的病症。阴虚者,为阴亏肾水不足,脬为火灼,津液涩少,故小便淋痛,兼见两颧渐红,心烦不宁,治宜清热滋阴通淋,用知柏地黄丸;实热者,为心移热于小肠,传入膀胱,灼伤津液,兼见口苦口渴、口舌生疮,治宜清热泻火通淋,用导赤散;湿热者,为湿热下注,蕴结膀胱,气化不利,兼见肢体倦怠,小便涩痛,治宜清热利湿通淋,用五淋散;气虚者,因中气素虚,胎长膀胱受迫,气虚不能约制其水,兼见小便不能约制,溺后痛甚,治宜益气止淋,用益气止淋汤(《女科正宗》:人参黄芪白术茯苓、麦冬、益智仁升麻甘草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湿气

    ①六淫之一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太阴之上,湿气主之。”湿气,为长夏的主气。湿属阴邪,性质重浊而粘腻,能阻滞气的活动,影响脾的运化。外感湿邪,常见体重腰痠,四肢困倦,关节肌肉疼痛,痛处不移。湿浊内阻

  • 骨痹

    病名。①指风寒湿邪内搏于骨而致的痹症。多由骨髓空虚,邪气乘隙侵袭所致。《素问·长刺节论》:“病在骨,骨重不可举,骨髓痠痛,寒气至,名曰骨痹。”症见骨节疼痛,四肢沉重难举,有麻冷感。治宜补肾祛邪,用安肾

  • 小太平丸

    《寿世保元》卷六方。人参二分,五味子、徽墨各三分,天门冬(去心)五分,麦门冬(去心)二钱,玄参八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噙化服。治久嗽喉痛,若痰多加贝母。

  • 急中风

    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。又名急风。详见该条。

  • 散笑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刺疔捷法》。位于迎香穴下方,当鼻唇沟之中点处。主治鼻塞,面瘫,疔疮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

  • 痰滞恶阻

    病证名。恶阻症型之一。平素脾胃虚弱,运化失常,聚湿成痰,孕后经血壅闭,冲脉之气上逆,痰饮随逆气上冲所致。症见恶心,呕吐痰涎,胸满不食等。治宜豁痰降逆。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。

  • 云南白药

    为多种中药配制而成的散剂(其组成从略)。每服0.2~0.5克,每四小时一次;若毒疮初起,并以少许酒调涂患处;本品另附保险子,凡遇有较重之跌打损伤,用黄酒送服一粒。功能止血愈伤,活血化瘀,抗炎消肿,排脓

  • 妊娠外感紫青舌

    孕妇外感舌见紫青。若淡紫带青者,为素体虚寒,内有食滞。外感寒邪,宜辛温解表,兼以消导。若舌紫而赤,为素体阴虚,误用温补,虽有外感而里热炽盛,宜解表中侧重清里(见《伤寒舌鑑》)。

  • 腹痈

    病名。出《保婴撮要》卷十三。即腹皮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米仁根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薏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