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拐骨
见踝骨条。
见踝骨条。
【介绍】:见龚廷贤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8卷,卷首1卷。明·虞抟辑。卷首药性,列述常用药物性味功能;次为经络总抄,摘论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;又次为脉学《四言举要》、内景图解。后8卷以介绍内科杂病为主,兼及五官、口腔、妇产科等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五脏镜源》4卷、《病源手镜》1卷,均佚。
病名。出《神农本草经》石硫黄条。亦名阴中生疮、阴疮、阴、、阴蚀疮等。病因情志郁火,损伤肝脾,湿热下注,郁蒸生虫,虫蚀阴中所致。症见阴部溃烂,形成溃疡,脓血淋漓,或痛或痒,肿胀坠痛,多伴有赤白带下等。治
①有关食物调配和烹调方法的书籍。我国古代有《古今食谱》、《食谱》、《蔬食谱》等食谱书籍,惜大多已佚。②为了合理调配食物以达到合理营养的要求而安排的膳食计划。
病名。即死胎不下。指怀孕后,胚胎死亡已超过一、二个月,仍稽留在子宫腔内,子宫增大与原妊娠月份不符,有时伴有阴道流血或有褐色分泌物,尿妊娠试验为阴性者。多因气血虚弱或气滞血瘀。气虚不能使其胎娩出;气滞,
方书名。又名《续本事方》。10卷。宋·许叔微撰。约刊于12世纪中期。本书为补充《本事方》而作。包括治诸虚进食生血气、治诸积热等疾、治诸风等疾等22类。收载300余方,间附治验及论述。
即“水晶苔”,详见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LI1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、长频、长髎、长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位于鼻翼外缘直下,与水沟穴平齐处。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;并有面动、静脉的上唇支通过。主治鼻塞,鼻衄,鼻息肉,口等
①即捻子的俗称。见捻子条。②用药粉加少许赋型剂所制成的钉状剂,因形似钉,故名。俗称药线。依其药物组成不同,故有去腐、生肌等不同作用,如《外科正宗》中的三品一条枪便属这一类剂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