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医学入门》卷六。葶苈子(炒黄,为末)三钱,大枣十枚。先将大枣浓煎,去枣取汤,入葶苈子末,调匀食后服。治肺痈胸满喘咳,或身面浮肿等症。
书名。即宋·陈文中所撰《小儿病源方论》与《小儿痘疹方论》的合刊本。参见各该条。
病名。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委中毒,见该条。
见《医学正传》卷二。即温清丸,见该条。
又名刺痧法。主治实热痧毒深入血肉中,有青筋、紫筋现于肘弯、腿弯者。用消毒三棱针于曲池、委中直刺或斜刺,放出紫黑血,使痧毒有所泄,然后根据痧症用药。若未现痧筋者,可用手蘸水拍之即现。余如手足十指尖或指背
证名。又名神祟疼痛。本证眼外观无红赤肿胀,突然疼痛,如针刺如火灼,时作时止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痛如神祟,旧无根基,只因痛甚怪异,或日痛而夜愈,或夜痛而日愈,如艾之灸,针之刺,忽来忽往,无踪无迹,号曰痛如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入门·痰类》。又名阴虚喘逆。指阴虚阳浮所致的气喘。《丹溪心法·喘》:“阴虚自小腹下火起冲于上喘者,宜降心火、补阴。”《症因脉治·喘症论》:“阴虚喘逆之因:阴血不足,五志厥阳之火,触动冲
指动作多变,辗转不安的症状。《灵枢·癫狂》:“饱则善变。”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佛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经穴名。代号LU11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鬼信。属手太阴肺经。井(木)穴。位于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.1寸处。布有来自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,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形成的末梢神经网和指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