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出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篇》。指胁肋部撑持胀痛。参见胁肋胀痛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白木耳,详该条。
书名。8卷。清·尤怡编撰。刊于1810年。卷1~2论太阳证,其治法分正治、权变、斡旋、救逆、类病等法;卷3~4论阳明证,分正治法、明辨法、杂治法;卷5论少阳证,分正治法、权变法、刺法;卷6论太阴诸法、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位于腰部,取穴时,患者俯卧,垂肘贴身,以两肘尖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旁开左右各1寸处。主治霍乱吐泻,心腹痛胀等。艾炷灸3~7壮。近代《腧穴学概论》谓中间一点亦是穴,共3穴。
【介绍】:见吕熊飞条。
见《石药尔雅》。为消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名词。出《素女经》。泛指阴道前庭。
病证名。见《喉科金钥》卷上。指喉痹之因于阴寒者。参见喉痹有关各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蝴蝶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