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科准绳
见幼科证治准绳条。
见幼科证治准绳条。
病证名。指头生小疮,浸淫瘙痒,黄膏出不生痂,连年不愈者。用苦参汤浸纱布塌疮上。
针灸治疗术语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意谓对虚实不明显的病症,可以按经取穴治疗。张介宾说:“言本无虚实之可据,而或有邪正之不调者,但求所在之经以取其病也。”
《医学入门》卷六方。白术二两,白芍药一两半,陈皮、枳实、黄连各一两,人参、木香各五钱。为末,荷叶煎浓汁,煮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至七十丸,食远米饮送下。治痞满。
病名。指霍乱由湿气太盛,伤及中州所致者。《症因脉治·霍乱》:“湿气霍乱之症,既非饮食所伤,无七情恼怒,但因时令湿淫之气,一旦挥霍撩乱,吐泻水饮。”脉沉伏,或濡软。治用五苓散、平胃散、正气散加青藿香等。
见《植物学大辞典》。为竹林霄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三:“此症寒伏肺家,不肿不红,又无烂点,惟觉干痛,但食米粥,不能吃饭。”治宜温散寒邪。可选用九味羌活汤加减。
①《幼科发挥》卷三方。木香、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桔梗、三棱、莪术、鳖甲、绿矾、枳实、使君子、川楝根皮、诃子、干蟾各七钱五分,黄连一两。为细末,水泛为丸,绿豆大,每服三十至四十丸,米饮送下。治小儿腹中有癖
冲脉病误治变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冲脉病源流》:“汗之气躁而逆,故衄渴,苦烦,气隔,饮水即吐。下之津液内竭而不下,故咽燥鼻干,头眩心悸,皆冲气犯肺,肺受其害所见之症也。宜五苓散。”参见冲脉病条。
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五。即子宫脱垂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白珠红肿,长垂若舌卷下舐。”参见形如虾座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