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心中懊憹

心中懊憹

证名。简称懊憹。又名心中懊恼。指心胸烦热,闷乱不宁之状。多由外感热病误治,邪热留于胸膈,扰及胃腑;或因湿热内蕴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发汗吐下后,虚烦不得眠,若剧者,必反覆颠倒,心中懊憹,栀子豉汤主之。”若太阳表证未解,下后成结胸者,用大陷胸汤。或阳明病下之,心中懊憹而烦,胃中有燥屎者,可攻,宜大承气汤。又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:“酒黄疸,心中懊憹,或热痛,栀子大黄汤主之。”《伤寒绪论·懊憹》:“温热病懊憹,为热毒蕴于膈上,凉膈、解毒选用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头类中毒

    病名。是指服用过量乌头、附子、天雄而见中毒症状者。见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四。中毒轻者症见口唇、四肢麻木,头晕,言语不清,视力模糊。重者心率加速,心律不齐,血压下降,突然抽搐,紫绀,昏迷,甚至死亡。治疗宜

  • 小儿痰鸣

    病证名,指小儿痰嗽而喉中有痰鸣声响者。清·余梦塘《保赤存真》:“小儿病易动痰。风盛者,咳嗽必紧,痰不易出;火盛者,痰滑而稠;脾虚者,痰稀而白,或睡中觉有痰响,醒则不觉有痰,此虚痰往来也。”治宜利气化痰

  • 腹中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主要讨论鼓胀,血枯、伏梁、热中、消中、厥逆等疾病的成因、症状和治法。古人认为这些疾病都发生在腹中,故以“腹中”名篇。

  • 生化

    ①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厥阴所至为生化。”厥阴之气到来,风气敷布,一派春生之气,故名生化。②泛指事物的发生和变化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寒暑燥湿风火,在人合之奈何?其于万物

  • 毛藤果

    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鬼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鼻痔

    病名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鼻痔者,由肺气不清,风湿郁滞而成。鼻内息肉,结如榴子,渐大下垂,闭塞孔窍,使气不得宣通。内服辛荑清肺饮,外以硇砂散逐日点之,渐化为水乃愈。”详鼻息肉及取鼻痔秘法条。

  • 神聪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别名四神聪。原说位在百会四边各开2.5寸。今多据《太平圣惠方》定位于百会前、后、左、右各开1寸处。主治头痛,目眩,癫痫,狂乱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

  • 五疔

    病名。①出《中藏经》卷三。即白疔、赤疔、黄疔、黑疔、青疔五种。白疔其根在肺,赤疔其根在心,黄疔其根在脾,黑疔其根在肾,青疔其根在肝。皆由喜怒忧思,冲寒冒热,恣饮醇酒,多嗜甘肥毒鱼酢,色欲过度之所为也。

  • 二仙胶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八。即龟鹿二仙胶,见该条。

  • 蛇头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针灸资生经》等作池头。即温溜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