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舌痹。详该条。
小儿病理特点之一。小儿肺娇胃弱,最易从口鼻感受病邪而患时行热病。故清·叶天士《幼科要略》提出“六气之邪,皆从火化;饮食停留,郁蒸化热;惊恐内迫,五志动极皆阳”之说,以论证小儿“所患热病最多”。由于小儿
病证名。指呕吐因肺胃有热,复伤燥邪所致者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燥火呕吐之症,喘逆呕吐,吐则气急,呕少难出,口唇干燥,烦渴引饮。”脉多浮数或数大。宜选用清燥汤、葛根石膏汤、门冬知母汤等方。
【介绍】:见欧阳植条。
脚气病之一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三。指风寒暑湿流注足阳明胃经而成的脚气。症见寒热,呻欠,口鼻干,腹胀,髀膝膑中循胻外廉、下足跗入中趾内间皆痛。若风胜者,自汗;寒胜者,无汗、痛甚;暑胜者,热烦;湿胜
寒邪陷于经脉,使气血凝滞在肌肉腠理之间,久则成为瘘疮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陷脉为瘘。”
证名。指手掌中自觉发冷的症象。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:“掌中寒者,腹中寒。鱼上白肉,有青血脉者,胃中有寒。”多由阴寒内盛所致。
五行学说的一种相克关系。肝属木,脾胃属土。指肝气过亢可影响脾胃。相克本属正常范围内的制约,但近人已习惯把木克土与木乘土混同。参见肝气犯胃条。
见小儿推拿秘旨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本草音义》2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