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生于胁下京门、带脉穴之间,初起痛痒彻心如针刺,胁下不能转动。治法同痈疽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石上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。小儿丹毒之一种。多系胎中受热所致。欲发之时,先身热啼叫,惊搐不宁,次生红晕,皮肤赤肿,由小渐大,其色如丹,游走无定。起于腹背,流散四肢者顺;起于四肢,流入胸腹者逆。治宜清
【介绍】:参见阎纯玺条。
①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。②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丁癸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外用药的一种剂型。将药末附粘于纱布条上,或单用药末加浆液搓成药条,插入伤口,用以化脓或腐蚀瘘管。
指食积而兼寒热的证候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小儿食积者,因脾胃虚寒,乳食不化,久而成积。其证至夜发热,天明复凉,腹痛膨胀,呕吐吞酸,脚冷肚热,喜睡神昏,大便酸臭是也。有前证而兼寒热者,名曰食积寒热。若
病名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卷四:“温疹之证,西人名为猩红热,有毒菌传染……。”即烂喉痧。详该条。
①指针刺器具。古作箴或鍼。用以刺激机体治疗疾病。源于砭石。早期的针以骨、竹或陶片制成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,在冶金术发明以后,人们利用金属的可塑和延展性能,以各种不同的金属或合金,制造出形式多样的针具
病证名。为小儿消渴之一。即消中。宋·黎民寿《简易方》:“若热蓄于中,脾虚受之,伏阳蒸内,消谷善饥,食欲倍常,不生肌肉,好饮冷水,小便频数,色白如泔,味甜如蜜,名曰消中,又曰脾消,属于中焦,病在水谷之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