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徐润之《最新达生篇》。即产下肉线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必读·泄泻》。即痰泻。详该条。
恶寒证之一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章》:“郁火恶寒,有素病虚热,忽觉恶寒,须臾战栗,如丧神守,此火郁清道,抑遏阳气于脾土,不得外越,故手足厥冷,乃火极似水,热极反兼水化,自觉其寒非真寒也。外症口苦、溺赤、
病名。①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指风伤太阳经脉,复遇寒湿所致的痉症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八:“风痉者,以风伤太阳之经,复遇寒湿故也。其状口噤不开,腰背强直如发痫。盖风邪内薄于经,则荣卫凝泣,筋脉紧急,故令口噤不开
经穴名。代号BL5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小腿后面,腘窝横纹中点直下2寸处,当腓肠肌二头之间。另说“在膝约中央下三寸”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;“委中下一寸”(《针灸大全》);“委中下四
古病名。①指风在腠理而致汗泄的病症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外在腠理,则为泄风。”《类经·风证》:“泄风者,表不固也。”《增补内经拾遗方论·泄风》:“腠理为渗泄之门,风若中之,外不得入,内不得出,风搏汗泄,
【介绍】:见罗知悌条。
即胡须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血气盛则有多须。”张景岳注:“在口下及两颐者曰须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痈疽论》一卷,已佚。
《外科传薪集》方。大黄三两,黄柏一两,黄连三钱,煅石膏二两,炉底灰少许。为细末,黄连水调敷患处。治风毒黄水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