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急性、热性的腹泻病变。因热邪下迫大肠,大肠传导失常所致。症见腹痛,泻下如注,粪便黄臭,肛门灼热,尿黄短,舌苔黄干,脉滑数等。
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为五谷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啼叫之由盘肠气钓所致者。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一:“盘肠气发先腰曲,无泪叫啼眼干哭,口开脚冷上唇乌,额上汗流珠碌碌。”治宜行气止痛。用木香散。
医案著作。清·何游撰。以内科杂病为主。何氏诊病善于辨证溯因,治法推崇叶天士,处方能随症化裁不泥于古,但记叙较为简略。后收入《中国医学大成》中。
即手之第二指。
药物学著作。简称《政和本草》。本书是在1116年(政和6年)北宋政府修订刊行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(参见该条)时所用的书名。自1249年张存惠重刊此书后又增附《本草衍义》一书的内容。
《银海精微》卷上方。人参、黄芩、大黄、桔梗、茯苓、芒硝、茺蔚子各二两,玄参一两半,白芍药、细辛、白芷各一两。为粗末,每服四至五钱,水煎服。治下睑生风粟,如杨梅之状者。
经穴名。代号:LI4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虎口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原穴。位于手背第一、二掌骨之间,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;或当拇、食指并拢时,在第一骨间背侧肌隆起之中央处;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,放在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五方。白蔻仁、木香、藿香、砂仁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气胀腹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多因肝经风热或肝肾阴虚,虚火上炎所致。症见黑睛生星点状白翳,分布疏散,既不扩大,又不相连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大凡见珠上有星一、二颗,散而各自生,过一、二日看之不大者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