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五液之一。与涎合称涎唾或唾液。唾为肾液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:“肾为唾”。肾经有一络脉,上挟舌本,通舌下廉泉穴。肾虚水泛而多唾,唾液清冷;肾阴不足,虚火上炎而唾少咽干,口中感腥咸异味。②同吐。《素问·
病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七。即蛊注痢,详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漏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中医药》(10):64,1957。为千斤拔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合萌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又名敦疽、足指发。即除大指(趾)外发于四趾之脱疽。证治见脱疽条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即昆明鸡血藤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胁痈。见该条。
道士炼丹工具。亦称丹鼎。多为可以加火的密闭的铜铁器。
即药物发泡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