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丁香,详该条。
又名脚踏莲花生、踏盐生、踹地生、倒生、颠倒、逆生、逆产。属臀足位分娩。
病名。指痢疾排出物的颜色杂乱不定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杂痢谓痢色无定,或水谷,或脓血,或青或黄或赤或白,变杂无常,或杂色相兼而痢也。挟热则黄赤,热甚则变脓血也,冷则白,冷甚则青黑。皆由饮食不
书名。不分卷。清·温载之撰。刊于1886年。作者认为在较有影响的温病专著中,《温病条辨》头绪纷繁;《温热经纬》辞义深奥,不易为读者所掌握。遂参阅诸家学说,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本书。书中阐述温病证治。介
【介绍】:见洪金鼎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方叔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擅长外科,著有《疡医方论》、《疡医本草》,均佚。
《外科摘录》卷一方。远志肉二至三两。清酒煮烂,捣如泥,用油纸隔布扎敷患处。治痈疽肿毒初起。
病证名。疳疾而有积滞的证候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古人认为“无积不成疳”,“积是疳之母”。积的成因,多由嗜食生冷、甘肥、粘腻、积滞中脘,脾胃不能消化而致。临床表现为腹胀,腹痛,呕吐,泄泻,所出之物有酸腐
10卷。旧题清·叶桂释义。撰于1745年。作者注释《本事方》的重点是该书所记载的药物配伍、药性和归经等内容。原系稿本,1814年由叶氏曾孙叶澹安校勘原文后予以刊行。
出《素问·热论》。即太阳经、阳明经、少阳经和太阴经、少阴经、厥阴经的合称。并按十二经脉的走向分为手六经和足六经。《伤寒论》以六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病理症状等,作为外感热病辨证分型的纲领。参见六经辨证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