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保婴撮要》卷十五。即洪宝丹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尾骨伤。见尾闾骨伤条。
脏象著作,2卷。旧题汉华佗撰。主要收“明画图之象,明当脏之病,明五脏相入,明脏腑相入,明脏腑用药,明脏腑成败”等六方面内容。有图有论,文风古朴,颇多奇论。历代藏之内府,世罕见闻。明嘉靖间太医院判周兴国
病名。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。“附骨疽,又名白虎飞尸。”详附骨疽条。
指酉时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。”参十二时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。相当于耳源性颅内感染。参见黄耳伤寒条。
即胞睑。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榆白皮,详该条。
脉象之一。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间歇。《诊家正眼》:“代……止有常数,不能自还,良久乃动。”主脏气衰弱。多见于心脏疾患、惊恐、跌打重证。个别孕妇接近分娩时亦可出现。
病名。喉痈的一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五:“单喉痈,或左或右,身热背寒,脾肺之症也。有红点者,风火;无红点者,风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