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醋之别名,详该条。
儿科著作。3卷。明·万宁撰于1567年。前二卷列述胎原、初生诸病及五脏主病、兼证等,名病之后多附作者治案;末卷罗列上述二卷中的治疗方剂,多系家传效方。
病证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即疳疾遍身生疮的证候。由于小儿患有疳疾,忽被风寒所搏,气血凝滞,皮肤不得疏泄而引起。治宜健脾逐风寒,内服人参败毒散,继服肥儿丸;外用蚕茧、明矾(火煅)、密陀僧、白芷研末蜜调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井疽之成漏者。见井疽条。
①八纲中的里证、寒证、虚证,称为阴证。②正气虚寒或阴寒内盛之证,如面色苍白或暗晦,踡卧肢冷,静而少言,语声低微,呼吸微弱,气短乏力,不烦不渴,或喜热饮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长,腹痛喜按,舌淡胖嫩,苔润滑,
方书名。2卷。元·艾元英撰。撰年不详。卷1将病证等内容分为17类,包括头痛、咽喉、诸气、腰痛、心恙、补益、消渴、痈疽、肿病、脚气、失血、大便、小便、疮疥、妇人、小儿、杂病,每类均简述证候及其应用的方剂
见《伤寒明理论·腹满》。即燥矢。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白木耳,详该条。
同心阳虚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瘤生于臀腿等处,大小不等,以手摄起,内有黑色如沙之内容,软硬不一。宜用针刺破瘤体,剔去其中黑砂,或以手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