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温著作。绍兴医学会会员集体编著。刊于1913年。该书系统阐述湿温时疫之演变、转归及防治方法,所拟方药大多切于实用。现有多种刊本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【介绍】:三国时吴国医生。平生从事磨镜职业,深入民间,遇有病人,则予丸药治疗,多有疗效。因姓名不传,一般人称他负局先生。
肾气通行的道路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,此肾之街也。”
即消积通经丸,见该条。
针刺方法之一。指进针时,针体与穴位皮肤呈60°左右刺入的刺法。主要用于骨骼边缘和肌肉浅薄处的穴位。在运用某些针刺手法进行催气时亦常使用。斜刺时,采取或上、或下、或左、或右的方向,则根据具体穴位或补泻要
见药按条。
【介绍】:见詹文升条。
见天元玉册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振声,号西垣。江苏仪征人。编著有《辨疫琐言》等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