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桐油,详该条。
南通王胪卿秘方。见《新编中成药手册》。大黄、黄连、姜淀粉、巴豆霜、川贝母、荸荠粉、制南星、朱砂。微丸剂,每丸0.3克,半岁以内每次服五粒;六个月至三周岁,每超过一个月加一粒;三周岁以上,每超过一岁加五
与“阴中有阳”同指阴阳之间的互相包含和互根互用关系。出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。阴阳是一相对概念,可以有不同层次的划分,而且两者互根互用,故阴阳只是相对而言,不能绝对划定。如从阴阳的相对性和多层次性而言,
医论医话类著作。吴大真、王凤岐整理。此书共收集秦氏医学论文38篇,涉及中医基础理论、辨证论治、方药运用及中医工作等多方面内容;其中并包括部分秦氏信函。1983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。
病证名。因食积而引起的盗汗。多由虚热内盛,逼汗外出而成。《幼幼集成》谓小儿“睡中遍身有汗,觉来久不干者,此食积盗汗,脾冷所致。”治宜健脾敛汗。亦有食积郁久,化热伤阴而盗汗者,治宜健脾消积,养阴止汗之剂
见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七集。即结毒溃烂的更严重者。详杨梅疮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万氏秘传片玉痘疹》。13卷。明·万全撰。约撰于16世纪中期。本书专论痘疹。卷1~2为痘疹碎金赋及痘疹西江月二赋;卷3~4为痘疹始终验方及歌;卷5~12为痘疹总论,并分论发热、见形、起发、成
病证名。①指非外伤性所致的头部诸窍及肌表出血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阳络伤则血外溢,血外溢则衄血。”阳络指在上或属表的络脉而言。见齿衄、耳衄、目衄、鼻衄、舌衄、肌衄等各条。②指鼻出血。《丹溪心法·咳血
指消化道的七个冲要部位。即飞门、户门、吸门、贲门、幽门、阑门、魄门。《难经·四十四难》:“唇为飞门,齿为户门,会厌为吸门,胃为贲门,太仓下口为幽门,大肠、小肠会为阑门,下极为魄门,故曰七冲门也。”详各
病名。即百日咳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:“小儿冷风入肺,上气气逆面青,喘迫咳嗽。”详百日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