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肺经津液干枯而引起的咳嗽。多系久病热郁,耗伤津液,肺经枯燥所致。因肺为清虚之脏,主肃降,肺失津液滋濡,则肃降失职而致气机逆乱,因而咳嗽,低热,痰少而带血丝,或鼻出血,间或气促,舌红苔少。治宜清润
【介绍】:见俞正燮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。即妊娠肿胀兼有喘满的病症。多因平素脾肾阳虚,内有水气湿邪,孕至六、七个月胎体渐长,腹大异常,影响气机升降,运化输布失常以致水湿停聚,而出现遍身浮肿,腹胀喘满。宜温阳健脾
病证名。伤风后引起的抽搐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伤风后得之,口中气出热,呵欠顿闷,手足动摇。”多由患儿素禀胎元不足,外感风寒,邪扰经络而引起。治宜发散风寒,舒经活络。
病证名。《红炉点雪》卷二:“火病结核。夫结核者,相火之所为,痰火之征兆也。凡人病此不知预治,鲜有不致危者,何也?盖以肾水先亏,相火随炽,熏迫津液,凝聚于皮肤之下,肌肉之上,似疬非疬,不红不肿,不甚痛苦
【介绍】:见陈言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眼弦。详该条。
六种郁证的总称。见《丹溪心法·六郁》。指气郁、湿郁、痰郁、热郁、血郁、食郁。《医学正传·郁证》:“夫所谓六郁者,气、湿、热、痰、血、食六者是也。”详各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穿山龙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吴得夫集验方》7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