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。即落痔汤,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学》(江苏省中医学校)。即疝气穴。见该条(图10)。图10
针灸术语。指在盛夏的三伏天进行针灸治疗。民间习以此时治疗哮喘、老年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。
病证名。《医学六要·头痛》:“食郁,右关寸脉滑而实,症兼呕吐恶心,心下痞闷,或痛或寒热如疟,乃食郁头痛也。”治宜消导二陈汤加山楂、厚朴、枳实、神曲等味。参见伤食头痛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勇疽。见该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橡木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即玉梁骨伤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522~?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仲行,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因前、后两妻及子女五人病死而发愤学医,尤精心于《伤寒论》。对于伤寒学有相当研究,特别推崇张仲景,认为《伤寒论》经王叔和编次,已有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指燥气偏胜出现干燥的病理。燥气太过则耗伤津液,出现口鼻干燥、皮肤皱裂、毛发不荣、干咳无痰、小便短少、大便干结等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