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疮疡辨脉

疮疡辨脉

疮疡诊法之一。指辨别患疮疡时出现的各种脉象。疡科较早重视脉诊者为宋·陈自明。在《外科精要·痈疽叙论》中载有“……脉浮滑数为阳,沉缓迟涩为阴。”但论述得详细者应推元·齐德之外科精义》及明·王肯堂疡医准绳》。临证可见:浮、沉、迟、数、滑、涩、大、小、洪、弱、微、伏、缓、紧、牢、芤、弦、短、散、虚、实、细、促、结、代等二十五种脉象,以前八种为常见。浮脉:未溃见之为表证,溃后见之为气泄沉脉:未溃见之为邪气深,溃后见之为余毒在内;迟脉:未溃见之为寒为虚,溃后见之为脓毒外泄,邪去正衰;数脉:未溃见之为病进,为热盛,若兼洪脉为脓成,溃后见之难愈;滑脉:未溃见之为热,溃后见之为虚热,邪未退;涩脉:未溃见之为气滞,溃后见之为血虚大脉:未溃见之为邪盛正实,溃后见之为病进;小脉:主气血两虚。一般在未溃之前邪气盛实,多见有余之脉,如浮、数、滑、大等;已溃之后邪去正虚,多见不足之脉,如虚、弱、细、缓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梅癣疮

    证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其形如癣,皮肤干燥,瘙痒,破流血水,淋漓秽臭。

  • 杨士瀛

    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末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字登父,号仁斋。福州人。世代以医为业。他自幼立志学医,认真钻研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论》等古医书和历代名医著作,加以融会贯通。医学著作较多,有《伤寒类书活人

  • 泡服

    煎服法之一。即焗服。对含有挥发油或容易出味,用量较少,久煎失效的药物,如西红花、肉桂、番泻叶等可用泡服法。泡时用半杯开水或将煮好的一部分药液趁热浸泡(加盖,以减少挥发油的挥发)。

  • 淫邪

    浸淫散溢之邪气。《灵枢·淫邪发梦》:“愿闻淫邪泮衍……正邪从外袭内,而未有定舍,反淫于脏,不得定处,与营卫俱行。”

  • 小克麻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拔毒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走黄疔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人中疔。见该条。

  • 冲头痛

    病证名。后世亦称正头痛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,足太阳之脉,起于目内眦,上额交巅,……是动则病冲头痛,目似脱,项如拔。”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足太阳之脉,上额交巅,直入络脑,别下项。其病冲头痛,目似

  • 二火

    ①指肝、心之火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肝一阳也,心二阳也,肾孤藏也,一水不能胜二火,故不能冻慄。”②指肺、心之火。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夫二火不胜三水,是以脉乱而无常也。”王冰注:“二火,谓二阳脏;三水

  • 对口疔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脑疽之未老先白头者。见脑疽条。

  • 苏方木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苏木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