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方。苍术、羌活、防风、甘草、黄柏、黄连、猪苓、泽泻。水煎服。治暑湿下利,及胃家有湿滞而多唾等症。②《类证治裁》卷二方。苍术、厚朴、半夏、藿香、陈皮、甘草、生姜。水煎服。
病名。出《儒门事亲》卷八。瘤体多生于手背,内容物如桃胶,故名。治法宜以三棱针穿破瘤体,挤出内容物或用丰术治疗。即腱鞘囊肿。
病证名。麻毒炽盛,内陷营血而夹瘀斑的证候。清·马之骥《疹科纂要》:“麻疹不出,忽发红点者,名为夹斑。”由肺、胃同时受麻毒热蒸所致。症见恶寒,壮热,喷嚏流涕,腮红眼赤,咳嗽气急,继则全身既可见碍手的颗粒
指背部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背者,胸中之府,背曲肩随,府将坏矣。”
病名。唇疮肿起,发于上唇者名龙唇发,发于下唇者名驴嘴风。《重楼玉钥》卷上:“若上唇赤肿直长出者,名龙唇发。”多由心经火毒上冲所致。治宜清心泻火,消肿解毒。方可选用五味消毒饮、凉膈散等加减。参见鱼口风条
【介绍】:清代官吏兼文人。字冬友,又字道甫。江苏江宁人,曾任内阁侍读等官职。博通古今,能诗文,编修书籍二十余种,其中有《素灵发伏》一书,未见流传。
头顶部的中央部位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又称眩掉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:“掉,摇也;眩,昏乱旋运也。”泛指头摇、肢体震颤、头晕目眩等症。多因风邪及肝病所致。参见颤振、痉、眩晕等条。
气功学专著。撰者不详,约为唐代人作品。本书专述调气、行气、服气、胎息等以呼吸锻炼为主的功法,除委气法、闭气法外,还介绍了调气、练气的经验,如谓:“夫服气者,先以无思无虑,绝缘息念,即兀然和气;心不定即
病证名。指痰积中脘所致的发热。《金匮翼·痰积发热》:“其脉弦滑,其证胸膈痞塞,背心疼痛。活人书所谓中脘有痰,令人憎寒发热,状类伤寒,但头不痛,项不强为异。”参见发热、痰症发热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