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臭之一,臊为木臭,入通于肝,故为肝之臭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东方青色,入通于肝,……其类木,……其臭臊。”临床上病人的排泄物如小便、白带、汗液等出现腥臭,常是肝经湿热下注的征象。
病证名。属内障眼病。清·黄岩《眼科纂要》卷七:“目生金翳,内如金薄色,永不能治。”
见《山西中药志》。为木贼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痘疹博爱心鉴》、《痘疹全书博爱心鉴》。明·魏直撰于1525年。此书专治痘疹,作者认为痘本于气血,治痘首先应扶正抑邪,其辨症治疗有顺、逆、险三法。治法以温补为主,并以保元汤为治痘的主方,虽有
耳鸣的一种。《证治准绳·耳》:“此是痰火上升,郁于耳中而为鸣。”《明医杂著》卷三:“大抵此症,多先有痰火在上,又感恼怒而得,怒则气上,少阳之火客于耳也。”证见两耳蝉鸣,有时闭塞如聋,胸闷,痰多口苦,二
【介绍】:宋代儿科医生。字思贤。祖籍开封,后迁居杭州。世代为小儿医,观善医术更精。
霍乱专著。2卷。清许起撰于光绪十四年(1888年)。作者认为霍乱有寒热之分,热霍乱是感受夏秋湿土之气,邪从热化;寒霍乱是因人体中阳气素虚,复贪凉喜冷,湿从寒化。两者证治不同,治当详辨,附列效方若干。现
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遵义医学院)。金钱草30克,木香、枳壳、黄芩、川楝子各9克,大黄6克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,体壮证实者可日服二剂。用药后疼痛加剧,可能是排石的象征,应注意观察。治气郁型胆囊炎胆
即清心包之热邪。经言:诸邪之在于心者,皆在心之包络。包络者,心主之宫城也。故称。详清心条。
即马牙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