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袖珍本草隽条。
见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条。
病名。多由痰火互结上攻所致。《脉因证治》:“耳接,耳边项上之块核。”治宜内服温胆汤加减。或外出以五倍子、白芷等分为末,蜜调敷。
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云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本草音义》2卷,已佚。
病名。生于阴囊部的疮疹。又名绣球风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肾囊风乃肝经风湿而成,其患作痒,喜浴热汤,甚者疙瘩顽木,破流脂水。”本病初起肾囊干燥作痒,继起丘疹、水疱,搔破浸淫脂水,湿烂起痂,迁延日久肾囊皮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松木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②出《肘后方》。为槲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。
丛书名。清·黄元御撰。最早刊于乾隆年间。包括《四圣心源》、《素灵微蕴》、《四圣悬枢》、《伤寒悬解》、《伤寒说意》、《金匮悬解》、《长沙药解》、《玉楸药解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