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名刺痧法。主治实热痧毒深入血肉中,有青筋、紫筋现于肘弯、腿弯者。用消毒三棱针于曲池、委中直刺或斜刺,放出紫黑血,使痧毒有所泄,然后根据痧症用药。若未现痧筋者,可用手蘸水拍之即现。余如手足十指尖或指背
脉象之一。脉长超过本位,首尾端直,如循长竿。若脉长而和缓,是中气旺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长则气治。”若长而弦硬,按之有牵绳感,则属邪正俱盛的实证,可见于实热内结或热盛动风等。《濒湖脉学》:“长主有
疫疹专书。2卷。清·余师愚撰于1794年。作者因其父患时疫,为群医以伤寒法误治而死,后究心于疫疹的临床研究,颇有心得,著成本书。全书重点论述疫疹证治,余氏擅长用石膏治疫疹、温病,曾有“非石膏不足以治热
见《普济方》。为蝮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即辛、酸、甘、苦、咸。药物以味不同,作用便不相同。辛味能散能行,酸味能收能涩,甘味能补能缓,苦味能泻能燥,咸味能软坚润下。近人认为药物味的不同,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。如辛味的多含挥发油,酸味的多含有
【生卒】:1006~1097年【介绍】:北宋大臣,兼通医学。字宽夫,汾州介休(今山西介休)人。仁宗时进士,以镇压王则起义而受重用,由参知政事升为宰相。反对王安石变法。哲宗初年,司马光复旧法,命为平章军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白术汤第一方,见白术汤条。
①出《质问本草》。为八角乌之别名。②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卜芥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即大圣浚川散,见该条。
证候名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二:“急者五日色微青小紧,六日色深青大紧,七日色黑其形如鱼脐,或如灸疮之状,皆急之候也。”泛指症状险恶的疔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