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①(xuàn),音义同“眩”,即眩晕之意。《素问·厥论》:“巨阳之厥,则肿首头重,足不能行,发为眴仆。”②(shùn),音义同“瞬”,即眼球的转动,开合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衄家不可汗,汗出必额上陷,脉急紧,直视不能眴,不得眠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赵泉

    【介绍】:三国时吴国医生。曾为当时丞相顾雍诊病。

  • 论勇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文论及勇敢与怯弱的性格,故名。首先论述人体的皮肤色泽不同,因而在每一季节中受病的情况也不同。同时,进一步论述了勇敢与怯弱的不同性格,与心肝胆等内脏功能盛衰有关。

  • 苦板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苦芺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左扭

    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秦艽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何号周天散

    《痘疹金镜录》卷下方。蝉蜕五钱,地龙一两。为末,取适量,乳香煎汤调下。治痘黑陷,项强,目直视,腹胀,喘急,发搐。

  • 奶癣

    病名。①为婴儿特有的一种湿疮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又名胎疮、胎癣、乳癣。多为禀性不耐,风湿热蕴阻肌肤而成。多发于婴幼儿头面部,有时可延及其它部位。其症初起形如粟米,散在或密集,疹色红赤,搔起白屑,其形

  • 鼠牙半枝莲

    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佛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曲莲

    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肝阳化火

    是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。阳亢则热,热极则生火。有阳气上逆的特点。参见肝火条。

  • 痘疹世医心法

    见痘疹心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