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蒲蒻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时疫白喉捷要》方。葛根、连翘、木通、黄芩、金银花、牛蒡子、马勃(包煎)各二钱,生地黄四钱,僵蚕、浙贝母、麦门冬各三钱,蝉蜕一钱。为粗末,加青果三个(或用桑叶),水煎服。治白喉重症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干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四。即剪口疮,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九方。人参、白术(土炒)、茯苓、当归身、熟地黄、黄芪、山茱萸、牡丹皮、杜仲各一钱,肉桂、制附子、炙甘草各五分。加生姜三片、大枣肉二枚、莲子七个,水煎,食前服。治鹳口疽(
指外侧缘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胃足阳明之脉,……下膝膑中,下循胫外廉。”
证名。见《医说》卷四。又称齁。指喘急而喉中有痰鸣声,类哮证。多因过食鱼虾盐咸,内有积痰寒饮,外寒与内饮搏击,肺气壅阻所致。《金匮翼·齁喘》:“齁喘者,积痰在肺,遇冷即发,喘鸣迫塞,但坐不得卧,外寒与内
出《本草经疏》。指治疗诸气病证的三大治法。即补气、降气调气、破气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泽泻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韩文海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