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补气。详该条。
见《伤寒明理论·腹满》。即燥矢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:“左右牙叉骨接处发痈疽,肿处胀攻骨及牙关张口不得。因诸风热上攻,或多食烧炙之物所为;或因患牙痈即从牙缝中破出脓血。”治宜解毒泻火、消肿止痛。方可选用仙方活命饮、五味消毒饮、三
经外奇穴名。位于小腿前外侧足三里直下1~2寸间,压痛明显处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,深部有腓深神经及胫前动、静脉。主治急、慢性阑尾炎,急、慢性肠炎,下肢麻痹或瘫痪,足下垂等。直刺1.5~2寸。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喘》。指因正气虚衰所致的气喘。多由年老体弱,喘病久延,或大病后真元耗损,肺脾气虚,肾气不纳,或久服攻伐之药,损伤真气而成。《景岳全书·喘促》:“虚喘者,气短而不续,……慌张气怯,
病名。疟疾之一。①指专受暑邪而得疟者。《证治汇补·疟疾》:“暑疟者,其症大寒,大烦,大喘,大渴,静则多言,体若燔炭,汗出而散,单热微寒,宜清暑解表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疟疾源流》:“暑疟者,专受暑而得,
针灸疗法的一大类。简称针法。指应用特制的针具,刺激肌体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。一般是指用毫针刺激经穴、奇穴等治疗疾病(即体针);如以其它针具及特殊刺激形式或刺激特殊部位的穴位者,则另有专称。如耳针疗法、
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舌黄风,舌上黄色肿痛。”多由心脾二经痰火上炎所致。治宜清化热痰。可选黄连温胆汤、导赤散等加减。
【介绍】:元末明初医家。《元史·艺文志》及《古今医统》等均作赵良,系赵良仁之误,见赵良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