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羞明畏日、怕日羞明、畏日、恶日、畏明。多因风热上攻或阴虚血亏所致。患眼畏视光明,遇光则涩痛难睁。证有虚实之分:若兼红赤肿痛,眵多泪热等,多属风火实证。如《银海精微》:“
指疾病过程中,邪气盛,正气激烈对抗,出现实证的病机。如壮热、无汗、烦躁、狂乱、腹痛拒按、便秘尿赤、脉滑数有力等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”
见明·万全《婴儿家秘》。即养胎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史学家。集唐以前历代医学家一百二十人的传记为《名医传》,共7卷,为我国古代较早的医史人物传记专书。已佚。
①经穴名,代号BL12。亦称风门热府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别名热府。属足太阳膀胱经,督脉、足太阳之会。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。布有第二、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支,并有第二肋间动
证名。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指泪出不止的证候。详流泪证条。
连接断裂组织的一种方法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取乱发若干,放置瓦罐内,盐泥密闭罐口,以火煅使发成灰备用。乘新伤急蘸发灰于创口内,对好断裂组织,以消毒纱布敷盖,外以绷布包扎。原用于耳鼻等处撕裂或断离伤
痔疾外治法。在《五十二病方》中已有结扎方法治疗痔核的记载。即:“牡痔居窍旁……絜以小绳,剖以刀。”又《外科正宗》卷三:“煮线方……凡蒂小而头面大者,宜用此线系其患根自效……。凡遇前患者,用线一根,患大
古病名。五积之一。《难经·五十四难》:“脾之积,名曰痞气。”《脉经·平五脏积聚脉证》:“诊得脾积,脉浮大而长,饥则减,饱则见,膜起与谷争减,心下累累如桃李起,见于外,腹满呕泄,肠鸣,四肢重,足胫肿厥,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井疽之成漏者。见井疽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