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囊秘喉书》卷上谓心出气系指:“舌上忽有簪孔、(血)出不止,此属心经火甚也。”参见舌衄条。
古人指绝经后再孕者。宋·薛轩《坤元是保》:“女子二七而阴道通,七七而阴道绝,绝而后育,是名野合,野合之子率多不寿。”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。症见肛周皮赘下垂,自觉搔痒。宜驱风止痒,可服秦艽羌活汤,或手术治疗。即赘皮外痔。
病证名。即鼻衄。①伤寒阳明热盛时的鼻衄,同时衄后阳明之热随之而解者,称为红汗。《三指禅》卷二:“伤寒鼻衄,名曰红汗。热随血解。不必止血,亦不必再发汗。”②泛指一般鼻衄者。《伤寒家秘的本》:“俗人以血为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经穴名。代号LU11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鬼信。属手太阴肺经。井(木)穴。位于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.1寸处。布有来自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,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形成的末梢神经网和指掌
即鹤顶。见该条。
指寒邪不经过三阳经,直接侵犯三阴经,出现无热、恶寒及其他阴经证候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有发热恶寒者,发于阳也;无热恶寒者,发于阴也。”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:“生于颈上痒痛,衣领拂之即剧云,是衣领楷所作”。本病好发于项部,皮损初起为有聚集倾向的扁平丘疹,皮色正常或呈淡褐色,久之丘疹融合成片,皮肤增厚干燥,稍有脱屑,呈阵性剧痒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精通医术,善治疮痈等外科病。常热心为人治病,不计报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