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便读》。即扁豆衣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八角乌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一。即眉疽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水红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妬乳,以蒲横度口,以度从乳上行,灸度头二七壮。”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乳上穴。位于乳头直上1寸处。主治乳痈,少乳;以及肋间神经痛等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呼吸浅表、气息微弱的症状。由于阳虚气衰或肺气将绝所致。可见于呼吸衰竭。
十二经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阳明胃经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澄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涎盛而喘急,为痰涎上壅于肺所致。其症以肺脾气虚,腠理不密,外邪所乘,正气虚而邪气盛者为多。《东医宝鉴》:“顽涎者,脾肺所出也,涎则流溢于咽喉,如水鸡之声,喘嗽烦闷,宜抱龙丸……。”发作时
足的别称。见《灵枢·经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