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①忧膈、恚膈、气膈、寒膈、热膈的总称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。又称五鬲气。详各条。②忧膈、气膈、食膈、寒膈、饮膈的总称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八。详各条。③忧膈、思膈、怒膈、恐膈、喜膈的总称。见《三因
【生卒】:1185~1249【介绍】:宋代法医学家。字惠父。建阳(今福建建阳)人。幼年随同乡吴稚(朱熹的弟子)学习,受到唯心主义理学的影响。二十岁入太学,1217年(嘉定十年)中进士,先后任赣州主簿、
【生卒】:1834~1894【介绍】:清藏书家。字刚甫,号存斋,晚号潜园老人。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咸丰(1851~1861)间举人,光绪(1875~1908)间官至福建盐运使。精于校勘学、目录学。其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半枝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(1)两骨间的空隙部位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臂骨空在臂阳,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。”(2)骨髓腔。《灵枢·五癃津液别》:“五谷之津液,和合而为膏者,内渗于骨空。”(3)关节腔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骨空,在
证名。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俗称心跳。简称悸。或谓心悸之重症称怔忡。指不因惊吓而自心跳不宁的疾患。由气血虚弱、痰饮内停、气郁血瘀等原因所致。因阳虚气弱而心悸者,症见心下空虚,状若惊悸,或先烦
病名。①指因房劳伤肾,复感风寒而致病。《伤寒全生集》卷一:“若脉沉足冷,面赤微热,此皆夹阴伤寒也。”《重订通俗伤寒论·夹阴伤寒》:“房劳伤精而后骤感风寒,或夏月行房后,恣意乘凉,触犯风露。证身热面赤,
病名。因食有毒蕈菌中毒。见《金匮要略·果实菜谷禁忌并治》。详食蕈菌中毒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穿破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指神、气、血、形、志五者邪气有余。神有余则笑不休,气有余则喘咳上气,血有余则怒,形有余则腹胀、二便不通利,志有余则腹胀、飧泄。神、气、血、形、志为五脏所藏,其有余,实质是指五脏之邪